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未直接提及房地产风险,转而强调“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,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”,释放行业风险基本可控的核心信号。
此次变化打破近年惯例——2022-2024年会议均将房地产与地方债、中小银行风险并列为重点防范领域。
业内人士认为,此次明确了风险趋于收敛、严控新增隐患及发展动能转换三大深层信号。
一方面,房企债务重组、保交楼等存量风险化解取得突破,烂尾楼、存量房贷等系统性风险已有效控制,房地产风险不再需单列警示。
另一方面,土地出让严格执行“人房地钱”挂钩计划,预售资金监管强化追责,杜绝新增风险。
此外,城市更新成为替代性抓手,通过盘活存量用地、优化功能布局激活低效资产,推动房地产向“存量提质”新模式转型。
克而瑞研究认为,在此背景下房地产政策协同路径已经清晰。
一方面,城市更新核心化。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后,“高质量开展”取代“大力实施”,更侧重综合管廊、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,拉动有效投资的同时衔接住房消费需求。
另一方面,财政金融联动。专项债重点支持存量房收购(如广东430亿元收储计划),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预计年内撬动2亿平方米商品房去化。
当前市场已进入风险出清新阶段,房地产角色正从“经济支柱”转向与城市发展深度绑定的“系统工程”。